你的位置:英豪娱乐平台 > 新闻动态 >

国民党杂牌军长曾泽生,朝鲜立大功,想入党,毛泽东:不入党更好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8:36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1953年,抗美援朝大战赢得了关键的胜利,咱们英勇的志愿军英雄们胜利回家了。

在志愿军里,有这么一支特殊的部队,它最早其实是国民党那边的一个不太出名的军队,全由滇军将士组成。这支部队在长春起义后,就投奔了解放军,后来经过重新整编,就变成了解放军的第50军。

在北京,毛主席会见了军长曾泽生,大力表扬了他带领的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得非常出色。

曾泽生心里激动得不行,连忙问:“主席,这回我能不能申请加入党组织啊?”

听到曾泽生的请求,毛主席稍微想了想,便说:“咱们先别急,时候还没到呢!”

这支以前属于国民党的非嫡系部队怎么总能打胜仗呢?可奇怪的是,毛主席竟然没同意这位立下大功的人的入党请求,这到底是为啥呢?这位非嫡系军长背后又藏着什么故事呢?

【热血抗日】

1902年,曾泽生在云南永善县呱呱坠地,小时候他爸爸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,后来妈妈也再婚了。

家里发生的一些大事情,让他变得不太爱说话,心里头也细腻敏感起来。

1925年,曾泽生成功进入了黄埔军校的大门,这标志着他人生新篇章的开始。他靠着聪明才智和勤奋刻苦,没多久就在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。

那时候的曾泽生正值年轻气盛,满怀壮志,满心想着加入军队,为国家出力。

之后,云南的龙头老大龙云去黄埔军校逛逛,一眼就相中了他。

1929年,曾泽生一毕业就回到了老家,在龙云手下当上了滇军里的一名将领。

抗日战争一打响,龙云就把他的老部队整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的第60军。

因为国民党里的蒋介石不喜欢和自己不一样的,而滇军不是他的亲信部队,所以在那个时候,大家都把第60军叫做非正规军。

1937年,这支全由云南士兵组成的非正规部队前往抗日战场,当时身为团长的曾泽生也跟着队伍一起上了前线。

看到日军残忍杀害百姓,曾泽生心里急着想为国家出力,恨不得立刻上战场,狠狠打击日本鬼子。

1938年3月底,日本鬼子攻打徐州,曾泽生接到命令带着队伍赶去帮忙,这是他头一回经历这么残酷的大仗。

在台儿庄,日军来势汹汹,但曾泽生毫不畏惧,他带着士兵们挺身而出,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道牢固的防线。经过27天不分昼夜的激烈战斗,他们终于顶住了日军的猛攻,让敌人的嚣张气焰大大受挫。

之后,曾泽生带着部队打了武汉守卫战和长沙大战,在抗日的时候建立了好多战功。

【奋而起义】

抗战结束后,蒋介石搞了一场军事政变,把龙云的势力给打散了,然后让曾泽生当了60军的军长,派他们去了东北。

对于在云南长大的滇军将士而言,东北地区简直就像是个天寒地冻的苦地方,而且,比那恶劣的自然环境更让人难受的是,他们在国民党军队里头处境很糟糕。

因为不是直系部队,这支滇军被蒋介石不客气地当成了次要队伍,国民党只把他们看作是在战场上冲在最前面的牺牲品。

在每一场战斗中,第60军往往都被推到最前线,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,补给也不够用,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勇气和身躯。

1946年5月份,曾泽生的两个师被民主联军给围住了,他们不停地向其他部队求救。

结果,附近的孙立人因为手下部队伤亡太重,就是不肯派兵来帮忙。

60军一直没等到援兵,结果吃了大亏,不是被抓住就是被消灭。这一仗打下来,60军差不多损失了一半的人马。

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,受到毫不留情的排挤,原本铁了心跟着国民党的曾泽生,心里开始七上八下,慢慢对自己最开始的信念产生了疑惑。

1948年,咱们解放军成功守住了四平,打了场漂亮的保卫仗。

在我军还没到达四平的时候,原先守在那里的国民党将军卫立煌,在慌忙逃跑的时候,还记得命令手下炸掉了一个能装110亿立方米水的大电站。

这个活儿交给了经常接手难啃骨头的曾泽生。

这回,曾泽生没好好干活,看着国民党军队乱来,他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气。为了不让事情闹得太大,他只是做做表面功夫,炸了一部分机器设备了事。

这时候的曾泽生对国民党已经彻底失望,他们不再像是为革命而战的队伍,反而被腐败、贪婪和自私这些词给代表了。

曾泽生亲眼看到,在长春城里,国民党军为了自己的粮食供应,硬是把好几十万老百姓赶出城外,不管他们的死活。

再瞧瞧城外由共产党带着的队伍,他们不仅收留了那些没法回家的人们,还慷慨地把自己本就不充裕的粮食分给他们一些。

这种忽上忽下、时高时低的表现,让曾泽生从心底里对共产党产生了敬佩的感觉。

而且,60军的战士们因为长久以来在国民党那边受的憋屈,心里早就凉了半截。在部队里头,琢磨着要离开国民党的人变得越来越多。

然而,离开了国民党,这支云南军队能往哪儿去呢?这成了军长曾泽生不得不琢磨的事儿。

看到周围其他部队都一个个起义站到了共产党那边,曾泽生心里开始犯嘀咕了。

1948年10月,曾泽生在长春勇敢地站出来起义了,他带着60军的兄弟们一起加入了人民解放军,后来这支队伍就被改名叫50军,开始为人民服务了。

【扬威立功】

加入解放军的队伍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熏陶,50军慢慢改掉了之前在国民党军队里养成的一些坏习惯。在共产党的带领下,那些过去在滇军中常受委屈和看不起的战士们,如今总算是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。

1950年,朝鲜战争打响,曾泽生指挥着50军奔赴朝鲜战场参与战斗。

在朝鲜战场上,原国民党手下的那些非嫡系部队,像军长曾泽生他们,心里都憋足了劲儿,生怕被人瞧不起,都急着想要建立战功。

老话常说,别太心急,不然好事也办糟。这不,曾泽生的部队刚一到战场,就犯了个大错误。

二次战斗开始后,曾泽生接到命令,带着两个师的兵力去执行任务。

他安排了一个师去公路上拦住敌人的退路,同时让另一个师抓住这个机会去攻打敌人。

但是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,曾泽生连着三天三夜都没见着敌人的影子,结果反倒让敌人把桥给炸了,志愿军也就没法继续追了。

任务没按时完成,不光是曾泽生心里不是滋味,50军的全体战士也都觉得挺憋屈,就等着上级领导好好训一顿,心里才能舒坦点。

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志愿军的大领导彭德怀并没有训斥他们,反而是用真挚的话语和明白的道理来安慰他们。

听了彭老总的一番话,曾泽生心里热乎乎的,感觉之前在国民党那边受的憋屈都不值一提了。他暗暗下定决心,非得好好干出一番事业,为国效力,多杀几个敌人不可!

这一天总算是盼到了。

1951年1月2日,曾泽生带着50军在朝鲜战场上打了个大胜仗,真让人自豪:他们手下的149师把英国皇家重坦克营,也就是英军步兵第29旅的一部分,给全部消灭了,总共打死了690多个敌人。

这次可是解放军成立以来头一遭,也是到现在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,整建制地打败了敌人的坦克部队。

随后,曾泽生带着50军在汉江防守时,又书写了一段传奇,这支曾经的国民党非嫡系部队再次大展威风,立下赫赫战功。

1951年1月25日,为了改变糟糕的战局,美国带领的联合国军队,调动了五个师的士兵,朝着汉江以南志愿军防守的地方发起了强大的冲锋。

当敌人猛烈进攻时,彭德怀让守卫在汉江一带的50军死守阵地,好给东线的主力争取反击的机会。

接到指令,曾泽生迅速集合全体将士,大家齐心协力、士气高涨,喊着“不丢阵地,人在阵地在”的响亮口号,奋勇地奔向战场。

那时候,50军遭遇的是联合国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,战士们只穿着薄薄的衣裳,手握陈旧的枪械,但他们心里有着一股不屈不挠、守护家园的劲儿,发誓要跟敌人拼到最后一口气。

2月3号,50军撤到了第二道防线那里,还是拼死跟敌人干仗,硬是把敌人堵在了汉江的南边。

2月16号,在东面战场反击的志愿军主要部队赢得了大仗的胜利,随后50军接到命令撤退,这也意味着汉江那里的阻挡战斗告一段落了。

打了这场仗后,50军名气大涨,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表扬。

曾泽生总算是能挺直腰板了,完成了他年轻时候一直期盼的心愿。

1955年,曾泽生带着50军回到了祖国,他还亲自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接见。

毛主席瞧见他,乐呵呵地说:“你们50军打起仗来,可真有一套啊!”

听到主席的夸奖,曾泽生有点害羞,他连忙摆手说:“主席您过奖了!这都是战士们拼命打仗的结果!”

毛主席听了,乐得开怀大笑起来。

这时候,曾泽生又一次向毛主席表达了想要加入共产党的愿望。

听到曾泽生的请求,毛主席稍微想了想,便回答说:“咱们先缓一缓,时机还没到呢!”

“咋回事呢?”曾泽生一脸疑惑地继续问。

毛主席笑了笑,摇了摇手,让他先坐下来。

接着,毛主席慢条斯理地说:“曾将军,你看现在国家这情况,台湾那边还没统一呢。让你继续当国民党员,能让不少台湾老百姓看到我们共产党的真心实意,这样大家就更愿意和我们一起努力和平统一了。所以啊,你不加入共产党,反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!”

听完毛主席的解释后,曾泽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主席的意思。他觉得,为了国家的统一,自己付出一些是值得的。想到这些,他放心地点了点头。

1955年的时候,曾泽生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将军衔这个荣誉。

最让人惋惜的是,他到最后也没能盼来成为党员的那一刻......

1973年2月22日,曾泽生在北京去世,享年71岁。

尽管曾泽生将军在世时没能达成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员的梦想,但他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后来都顺利入了党。真可谓是英雄的父亲不会有平庸的子女,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足以让老将军在天堂感到欣慰。

看看曾泽生将军这一辈子的军旅生涯,那真是痛快又精彩,特别是他带领的50军在抗美援朝时打下的漂亮战绩,我们会一直记在心里!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